当下,社会经济好了,日子水平提升了,信息化年代来临了,地球也变成“村”了,全部节奏都快了,我国传统书画印这种本该“慢修”的艺术也跟着“从速”起来了。各类书法、国画、篆刻艺术活动很多,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非凡。百家争鸣,姹紫嫣红,芳香无限尽。

  但是,我国书画印创造考究归纳涵养的传统文脉,却一日不如一日,消磨殆尽。为什么呢?由于讲归纳涵养太慢,见效慢,出成果慢,出成果更慢,不达时宜。所以,很多人挑选性地抛弃。慢慢地,写国画的不练书法;写书法的不学国画;搞篆刻的不研古文,更不要说什么诗词书画印,琴棋文史哲……我国历代书画咱们所考究的归纳涵养,已少有人问津。传统意义上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概念,好像都是落后的陈年旧事,只要摆放在博物馆里的历代书画家的作品才干赏识体会到,今世现已不行多见。前几年无意中见过有关报导,现在有些美术院校的教授都不发起国画专业的学生写书法了,更遑论成为必修课。考究归纳涵养,不啻上彼苍!

  那么,我国书画印创造考究归纳涵养的传统文脉,真的被当下日子的现代化,节奏的快速化给推翻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仍是有一批优异的艺术家在据守着。因而,为增强文明自傲,守正立异,赓续传统艺术文脉。我馆从2023年开端,主导策划举行文以载道——今世全国书画名家学术约请展,每位受邀的艺术家须具有较高的归纳涵养,国画、书法、篆刻、诗文至少创造二种以上参与展览,能以诗、书、画、印一同参展,更妙。咱们发起艺术家以归纳涵养抒情性灵,作品入古出新,内在深沉,各具特色且文质彬彬。腹有诗书气自华,信任朋友们经过赏识参展作品,能充沛感受到每位艺术家的归纳涵养和艺术魅力。

  我国书画印创造考究归纳涵养,是我国文明艺术的优异前史传统文脉,历代书画印咱们无一不是这一传统文脉的传承者和光大者,如王摩诘、苏东坡、赵子昂、董其昌、赵之谦、吴昌硕、金农、齐白石、黄宾虹、李叔同等等,我国传统书画印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一颗灿烂的东方明珠耸峙在世界艺术之林傍边熠熠生辉,正是由于有历代的这些书画咱们对传统文脉的据守和赓续。我国书画印,考究意境,技进乎道,杰出一个品字,作品要有品质,格要高意要远,要饶有风趣,要耐人寻味。像一壶老茶、老酒,进口绵醇且意味深长。这全部,只要艺术家把深沉的归纳涵养融会贯通浸透在作品里边,经过作品的感发才得以完成。考究归纳涵养,不是承继和发扬传统书画艺术仅有的路,但一定是最重要的路。

  书如其人,画亦如是。一点一划皆是艺术家归纳涵养的表现。考究归纳涵养,由于难能,所以可贵,唯其可贵,咱们才有必要据守。据守书画同源的文脉,据守归纳涵养的初心。所以,文以载道——今世全国书画名家学术约请展,咱们将一以贯之年年举行,总结经验把展览办妥。为宏扬我国传统书画文脉做些事,为昌盛社会主义文明尽份力。

  本届展览得到闻名艺术家鲁慕迅、廖宗怡、何昌林、梁照堂、姚鸣京、李晓军、周汉标、马顺先、韩璐、许敦平诸位先生的热心参与,在此同时表明谢忱!

  鲁慕迅,名:鲁立,1928年生,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美术教育家,被国务院颁发“优异公民艺术家”称谓。

  曾任我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湖北书画院院长,《长江日报》美术组组长等职。长江画派创始人之一。

  自幼跟随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等诸位先生学画。1950年结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一生致力于我国画的创造与理论研讨,探究我国画的立异,推进我国画的开展,成为我国代表性画家之一。

  廖宗怡,1937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1956年参与我国公民,1962年于广州美术学院进修,一向从事美术创造,曾任《报》、《文艺》杂志美术修改。1987年任政治部文艺创造室创造员,1997年退休,仍在南部战区陆军文艺创造室作业。享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为广东省文史馆艺术创造中心特约研讨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何昌林,1943年生于四川新都,本籍广东梅县。1969年结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编审,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梁照堂,1945年生,广东顺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资深画家。

  历任广州画院秘书长、理论部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讨生导师等。幼受“诗、书、画、印、文”私塾式教育。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修读于中心美术学院与浙江美院进修。历年获全国性美术作品展一、二等奖。屡次当选全国、省美展、书法展。美术书法一千多幅,艺术论文六百多篇宣布在国内外130多种报刊杂志。作品赴欧、美、东南亚诸国展出,被我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保藏。

  应邀为城楼、公民大会堂等创造大幅国画及书法,曾应聘任教于广州美院,中山大学,华南艺大诸院校。出书有《梁照堂国画集》《梁照堂书法集》等。

  姚鸣京,1959年生于北京,本籍江苏无锡。现为中心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讨生导师,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我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术委员会委员,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国国家画院研讨员,中心文史馆书画院研讨员,我国新水墨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学位评定专家,公民美术出书社大红袍艺术委员会评委,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研讨生特聘导师。曾任中心美术学院我国画学院副院长。

  李晓军,曾任我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履行院长,现为我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履行主任,研讨员,一级美术师。我国文明艺术开展促进会国画院副秘书长,我国艺术研讨院艺术创造院特聘研讨员,我国艺术研讨院我国书法院特聘研讨员,我国画学会理事,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周汉标,号:半壁斋、谈笑间。我国诗书画印传承者、今世汉字艺术实验者、原创音乐剧制作人。我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国艺术研讨院我国书法院访问学者,我国美术学院国家艺术资金项目特聘导师,寸耕社社员,小刀汇成员,广东省我国画学会理事。历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团成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莞玉兰大剧院管委会主任等。艺术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明部文华大奖特别奖,广东鲁迅文艺奖,广东省第四届我国画展铜奖等。

  马顺先,1966年12月生。结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为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心文史研讨馆书画院研讨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我国画高研班主讲导师,广东省我国画学会理事,粵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我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深圳画院签约画家,《先风》艺术期刊主编。

  韩璐,1969年生,北京市人,结业于我国美术学院我国画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我国美术学院我国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研讨生导师,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花鸟画-从写生走向创造》《南山不感集》《水墨探赜》《后素-水墨澄怀与文心观道》。

  许敦平,号:敦斋,1972年生于广东澄海。1996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我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我国画学院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主持作业),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我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世界文明交流中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