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马恒昌小组被正式命名的时候,马恒昌42岁。转眼到2018年,马恒昌小组的第18任组长马兵,也正好42岁,他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

  马恒昌与马兵,这对在工业战线奋战的祖孙俩与所有马恒昌小组的组员一起,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不断诠释着中国工人创新奋斗的精神。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与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叠加,马恒昌小组所在的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几度在经济大潮中浮沉,然而那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直都是马恒昌小组的座右铭。

  加入齐二机的每一位员工都会先接受“马恒昌精神”的岗前培训。作为“全国第一个实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实行岗位责任制”、“第一个倡议开展劳动竞赛”的班组,马恒昌小组被誉为中国班组建设的摇篮。1949年春,生产任务繁重,马恒昌带领车工一组倡议全厂开展“迎接红五月劳动竞赛”,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生产热潮。此后,马恒昌小组就成为齐二机的一面旗帜。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刚从技校毕业的魏连与17位小伙伴一起加入了齐二机。“我第一次知道马恒昌,就是在老纪念馆,一个简易的小房子里面全是马恒昌小组的老照片。”时隔四十年,魏连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依旧激动。

  因为在学校成绩出色,魏连一进厂就被时任组长马建林选中进入了马恒昌小组。那时虽然工资都不高,可小组成员干劲特别足,每天早上要开班组会,周末要开技术研究会,成立三人技术互助组,互相学习比追赶超的氛围下,班组成员个个都是技能高手。

  互相帮助提高技能是马恒昌小组的传统。张海森,现在马恒昌小组中年纪最大的成员,1985年加入齐二机后,凭借爱钻研的劲头儿,一年后就调入了马恒昌小组。刚刚进入,张海森很快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同:“那时候的老师傅很厉害,操作手摇机床,零部件精度全靠经验。‘马组’的人都像兄弟和家人,有新人来,技术不过关就手把手地教。”直到齐二机进行绩效改革,按劳取酬,马恒昌小组这种互助传统依旧延续。

  (上接第一版)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机床业处于升级换代。原本做轴立加工的马恒昌小组工作变为做曲形件加工。“铣床是齐二机当时的拳头产品,可是随着产业升级换代,铣床需求骤减,锻压机床却不断在提升需求。为了具备生产锻压机床的能力,厂里就启动了马恒昌小组这支冲锋队。”魏连说,新的岗位需要更复杂的工艺,为马恒昌小组带来了挑战,所有人都是学徒,所有人都是老师,谁有成功经验就上台讲座,三个月后,马恒昌小组的人就承担起了曲形件加工的重任。

  那时候,马恒昌小组还在冬冷夏热的老厂房。“地面上是铁屑和机油,走路都打滑儿,在车间里走一圈,出来后小脸儿黢黑。”1986年,新厂房建好,宽敞明亮,水磨石的地面干干净净,喜迁新居的队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而世事难料,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后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的装备制造业开始面临困境。市场疲软,需求塌方,1999年末齐二机资产负债率曾超过200%,职工生活不能保障。此时期,齐二机又从中央直属企业改为省属、市属企业,身份连变,人心浮动。在这种情况下,马恒昌小组也没有停产。魏连说:“在生产任务减少的时候,厂里依旧会保障马恒昌小组的任务量。马恒昌小组是我们厂的一面旗帜,是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象征。”

  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绝大多数传统国企都面临生存困难。“大船搁浅、舢板逃生、各自突围”是那时的工厂写照。1994年刚入厂的马兵,在1996年就开始下岗讨生活,在台球厅、停车场、铁路工程队打工。

  马兵漂泊在外的最近一段时间,正是齐二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阶段。1999年末,齐二机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开拓市场,扩大生产,马恒昌小组的经验成为企业强管理的抓手:以班组管理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在市场占有、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上取得突破。就是在这一时期,齐二机的班组文化开始发扬光大。

  2000年,企业发布了重要的公告重新召回流失的员工,马兵听说后立刻报了名。回归齐二机不久,他找到厂领导提出了到马恒昌小组工作的请求。

  “厂领导没答应,因为我学的是水暖,又在外漂了三年。马恒昌小组是技术尖兵,哪里能说进就进。”马兵非常理解厂领导的顾虑。不过马兵当初进齐二机就是冲着马恒昌小组来的,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在与马恒昌小组一墙之隔的曲形工段学习一年后,2004年8月,马兵正式成为马恒昌小组的一员。

  此时的车工工艺正处于迭代阶段,齐二机正谋划着引进先进的数字控制机床。2005年,齐二机第一台数控机床交给了马恒昌小组,马兵成为指定操作人。当时的马兵已经30岁,对计算机编程从未接触过。为完成任务,马兵白天上班,晚上去夜大学习。几个月后,齐二机接到北京一家公司为大连电厂设计一套产品的加工任务,其中的两个曲线零部件加工交给了马兵。这两个部件,一凹一凸,要求能闭气,还要耐得住1000摄氏度的高温。

  刚刚学会操控数字控制机床的马兵下足了功夫,4天后任务交工,合作方派出一位老技师来验收。只见他带着部件走进一个封闭的房间,关上灯,在部件的一边摆上蜡烛,再从另一边看是否透光、透烟。马兵紧张极了,紧盯着老技师的表情,直到对方微微点头,他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验收结束,厂领导才对马兵交代实底儿——这两个像太极图一样的部件是核心零部件,如果封闭合格每年将为电厂节省千万元资金。

  就此,数字控制机床操作技术开始在马恒昌小组开展。已经年过40岁的张海森也不甘落后,报名上了齐齐哈尔电大,边学边干,白天加工,晚上带着问题去学习,进步极快。这种风气下,全班组没一个人落下。2007年,马恒昌小组成为齐二机第一个全员数控操作的班组,并且创下了一个月完成12738小时上班时间的新纪录。

  随着数控技术的一直在升级,齐二机迈出国门引进技术。2010年,从德国进口的两台数字控制机床再次成为马恒昌小组需要攻克的难题。看不懂说明书怎么办?查字典!不明白的程序与工程师交流。数月后,小组成员就掌握了编程、CAD画图和加工技艺,而这些在别的企业需要工程师和工人共同完成。

  2011年,齐二机和德国汉克公司合作,一批由其他班组产出的液压螺母因为精度不够被德国专家判为废品。马恒昌小组主动站出来提出承担修复任务,并且改变了原有的加工工艺,通过镀硬铬增加表面硬度,再精修磨具外形,顺利完成了上百件零部件修复。当汉克公司驻厂总质量师皮亚特冷峻的蓝眼睛扫过摆放整齐、闪着金属光泽的工件时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并给马恒昌小组的每一位组员一个紧紧的拥抱。从此以后,汉克设备的零部件被指定给马恒昌小组加工,并且将马恒昌小组加工的产品定为免检产品。马恒昌小组也凭借过硬的技术,成为齐二机所有零部件的最后一道工序的把关者。

  随着走出去的脚步不断加快,马恒昌小组成员也在与合作伙伴教学相长。在与德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马兵发现了让他赞叹的地方:德国工人的操作台上所有的工具都有固定摆放位置,养成习惯后会加快加工速度。回国后,马兵立刻对小组进行了相应改进,成效很不错。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德国人拧螺丝的小细节:“一个螺丝帽,用手拧到拧不动,再用扳子拧2.5圈,是螺丝拉力强度的最佳状态。”

  2012年2月,36岁的马兵接过老组长孙普选的接力棒,担任马恒昌小组第18任组长,继续演绎着马恒昌小组变与不变的传奇。

  2018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让马恒昌小组的人非常振奋。马兵作为我省的党代表参会,回到齐二机后立刻进行了宣讲:“新时代,技术工人大有可为。”

  马兵的徒弟李梁是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听了师傅的讲解,让我想起齐二机承担大运载火箭长征5号环缝总装焊接系统关键设备部件的加工任务时的情景。”李梁说,长征5号的直径很大,火箭壁却特别薄,我们采取自动焊接与人工焊接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加工。火箭升空后,齐二机全体职工也都沸腾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的意义,我也愿意像我师傅那样,像所有马恒昌小组的成员那样,不断学习,不停地改进革新,勇挑重担,真正地挺起大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