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了纺织染色的质量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色差由原来4级提高到4.5级以上,染色一次合格率由80%提高到9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5%

  在纺织品上,人类对色彩的追求和染色工艺的探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但直到纺织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印染依然难改高能耗、高污染、染色质量稳定性差、一次符样率低、用工密集的面貌,成为制约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升附加值的瓶颈。如今,由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平纳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完成的“十一五”纺织重大专项子项目——“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印染行业打开了节能环保、高质高效的新发展路径。1月9日,该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这一技术和装备,是康平纳集团通过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历时8年研制成功的。其创新的全过程中央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了100多台套设备、2000多个在线检验测试参数的实时全流程闭环控制。通过染色工艺、装备、系统的系统创新,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筒子纱染色从原纱到成品的全过程数字化自动生产,使我国变成全球上首个突破全流程自动化少水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

  “作为传统产业,纺织业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阶段。”康平纳集团董事长陈队范说。筒子纱染色是纺织印染行业生产高档面料、提升产品功能和附加值的关键环节。我国是纱线生产大国,但高端纱线却一直依赖进口。这一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了纺织染色的质量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色差由原来4级提高到4.5级以上,染色一次合格率由80%提高到95%以上,工艺稳定及生产运行可靠性由原来57%提高到95%,生产效率提高15%,吨纱节水27%,节约用工70%以上。该装备可为棉纱、毛纱、棉麻纱等各种筒子纱染色,也可扩展到坯布染色、印花等领域,其应用将直接推动染整行业的绿色变身,提升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带动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其实,地处泰安的康平纳集团最初只是一般的面料生产企业,造设备这事离他们很远。但在长期从事纺织印染及后整理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决策者们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强烈“阵痛”——“买了设备挣钱,挣了钱再买设备”。为了走出这一怪圈,在毛纺织面料行业站稳脚跟后,企业没有像一般生产面料的企业那样朝服装加工等“下游”产品走,而是将目光瞄准了“上游”的纺织机械制造。

  染整工艺装备是一个涉及纺织、印染、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现代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企业清楚认识到自身局限,决定借助“外力”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一次产学研对接会上,企业负责人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专家单忠德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建了研发团队,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投入了30人。这些人的工资和科研经费都由康平纳集团承担。

  “科研项目光靠国家的引导经费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要,企业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据康平纳集团总经理刘琳介绍,近八年来,企业除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外,把利润全部投到了科研上,而在相当长的前期研究阶段,项目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样做企业压力也不小,但最终大伙统一了思想,决心走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如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3项,在鲁泰纺织、孚日集团等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染色生产棉、毛、丝、麻等30多类、8万多个品种,产品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