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柔软、艳丽、典雅集美好于一身的丝绸,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创造发明,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丝绸技艺,让丝绸产业成为了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经典产业。如今,以创新为主导,我国丝绸产业主动拥抱新科技新技术,不断蜕变发展,走在了“新质生产力”前列。
5月5日,央视一套《晚间新闻》栏目,用了8分多钟时间,专题报道了万事利丝绸以科技文化创新引领千年丝绸走进人们的美好生活。
“丝绸见证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几千年变革,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出去的第一件商品,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个纽带,它代表的就是中华文明之路。”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万事利丝绸董事长李建华说。
从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出土的文物残痕里,丝绸的芳龄,被追溯到至少5500岁。千年前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因它而命名,丝绸的光彩也为世人惊叹了千年。直到今天,它精湛而独特的工艺仍被人们深爱。
养蚕、缫丝、织造、印染,再由设计师设计出风格各异的丝绸制品,这样的生产流程被老手艺人们赓续了千年,工艺也传承了千年。
去年,杭州亚运会上,万事利在主媒体中心打造了“AI设计+数智化现场生产”的“未来工厂”创新场景体验展区,一条定制丝巾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实物最快仅需2小时,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运动员都能体验到了中国丝绸的数智魅力。
数智创新,一直是丝绸产业在默默攻克升级的着力点。早在2021年,万事利就率先成立行业首个 AIGC 实验室,专注探索AIGC图形创意设计及内容生成。2023年,万事利发布了全球首个花型设计AI大模型,它拥有超50万的花型数据库,集成了超300种AI图像算法,可以为全球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丝巾且不重样,强大的算力还为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可能,让每一个消费的人都能成为优秀的丝巾设计师。
“万事利丝绸,就是要通过AIGC来探索更具想象力的发展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在AI时代超越西方传统奢侈大牌,让设计变得便捷、高效、充满创造力,最大限度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审美的需求。”在今年1月举行的“万事利花型大模型”发布会上,李建华表示。
丝绸生产要解决的首要痛点就是环保。如今,丝绸行业的印染污水排放标准一直在升级,但能不能够实现免水洗印染,彻底做到零排放?这个大胆的设想没有借鉴,没有参考,一路未知。科研人员们开始了艰苦的攻关,只能一点一点自我突破。
万事利丝绸研发人员许:“我们在实验室研发出了一个新的试剂,把它拿到大货生产的时候,就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了,差不多以为已经完全成功了,突然又跌到了谷底。我们就把这样的一个过程又去做了一份,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在10年间不知道已发生多少次了。”
2023年,万事利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终于投入生产,让“印染”和“污染”两个词彻底拖了钩。
“大家能够正常的看到的就是这个是我们传统的,它跟纤维的结合能力比较差,所以它残留了非常多的颜色。这一杯是我们通过免水洗新技术处理过的面料,你能够正常的看到它的杯底,基本都是已无颜色的了,它是相当于我们的反应性染料和我们的面料纤维已达到了100%的结合。”许说。
不再用水洗掉多余的染料,自然就没有了污染排放。这次行业技术的突破,不仅让千年传承的丝绸技艺彻底甩掉污染的帽子,给整个纺织业的印染也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40多年之前我们学习西方国家的技术的时候,代理西方国家的设备到中国来生产,那么现在我们倒过来了,有很多西方国家来找我们要代理我们这样的产品。”李建华表示,这是一种彻底颠覆传统生产模式的创新科技,目前已攻克了棉、麻、毛、人丝、人棉等全纺织行业的技术通用难题,正加速向全国乃至全球纺织业推广。
解决了环保大问题,丝绸本身的品质也要提升。这个为我们正常的生活带来美好的产品如何向新呢?一个大胆的想法又产生了。随着时下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高的健康追求让不少消费者期待彻底不用印染的绿色丝绸产品。不用染色,难道让蚕宝宝直接吐七色彩丝吗?事实上,这个大胆的设想实现了。
“从种子资源筛选培育一个黄茧品种,我们不是用转基因技术,我们是用传统的培育技术,通过基因的引入、杂交、回交这些传统技术选育。”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陈玉银说,其实蚕本身就有颜色基因在,她们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基因重组和定向选择将颜色基因进行稳定,彩蚕吃的是普通桑叶,外观和产量也与普通的优质品种没什么差别。
万事利与浙江大学联合攻关,通过基因重组和定向选择将颜色基因进行稳定。就这样,从最初研发出可以吐金丝的蚕,到后来可以吐出粉丝、绿丝、橙丝、蓝丝,丝绸再次惊艳世人。
此外,万事利还不断探索丝绸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更多可能,研发出不会皱的新丝绸、可水洗的蚕丝被,撕掉了丝绸身上娇贵的标签,让丝绸可以更加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