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环境下,人不断“吸收”信息成为媒介的延伸,媒介逐渐变成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人机双方实现了循环交替与即时交互,使认知攻防呈现出不间断、常态化的特征。

  ●智能传播能够全维全时全域塑造用户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舆论引导、观念塑造和行为导控变得更便捷,日益成为“控脑武器”,并逐步发展出一整套认知操纵的实践手法。

  随着智能媒介和平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播逐渐实现了智能技术与传播媒体的跨界融合应用,不仅极大改变了信息的生产样式和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思维逻辑和价值观念。智能传播为影响认知、主导认知、颠覆认知等提供了强力支撑和广阔空间,正在引发认知域作战的迭代升级和深刻变革。厘清智能传播作用于认知攻防的机理手段,对于借助智能传播创新认知域作战战法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传播是将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活动。智能传播能够持续塑造和深入诱导目标对象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思辨,日益成为认知攻防的全新平台和重要场域。

  万物泛在互联。随着智能传播的发展演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将被连接起来,任何智能终端都可以成为用户接收信息的工具和平台投放内容的渠道,并且推送能力更加强大,分发场景也更为广泛。受此影响,传播平台的作用不再是纯粹的信息输出,对传播内容甚至对人的思维、行为以及各种关系的塑造能力也将越来越突出。智能传播可以深度介入并促进人际交往、数据交互和信息交换,无形之中使得认知域作战空间、参战力量类型得到极大拓展,同时还实现了对公众思维认知、生产交往的全方位操控。“万物泛在互联”的持续演进,使一切物体都可能成为媒介实现信息传播的工具,信息也不再受到维域的限制,认知对抗的主体无处不在、空间广为扩展。

  虚实杂糅互构。在智能技术赋能的多元传播格局下,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声音、影像等产品形态,均可轻而易举地被伪造并大肆扩散。随着深度伪造技术的迭代演化,其生产内容能够以无限接近真实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受众,极易影响公众对某一议题、事件、对象的态度立场。同时,由代码和算法驱动的社交机器人,可以通过提取关键信息、点赞转发评论等进行“喷灌式”传播,从而不断扩散假情况、假信息以混淆舆论视听,加剧公众对信息的非理性、情绪化反应,进而操纵认知走向。信息传播真中有伪、真伪混杂,这种真实与虚假杂糅互构的状态,极易引发群体信任撕裂,使认知攻防的状况愈加复杂难控。

  人机双向互动。智能媒介既不断丰富着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也日益模糊了人与媒介原本清晰的界限。其不仅可以简单地执行用户指令,还可以根据传播效果给予更多回馈。长此以往,公众便可能潜移默化地视其为外接“大脑”,无意识地受其影响。在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媒介还可以获得类似人的感知、运算甚至情感智能,借助人机交互反向影响用户的思维方式,通过算法推荐塑造用户的行为取向。智能传播环境下,人不断“吸收”信息成为媒介的延伸,媒介逐渐变成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人机双方实现了循环交替与即时交互,使认知攻防呈现出不间断、常态化的特征。

  当前,智能传播已经成为主导信息内容、控制舆论导向的有效手段,并借助全方位、多感官的媒介系统,由浅入深地调动目标受众的沉浸体验和主体意识,进而加深其感知程度、拓宽其认知范围并影响其价值选择,逐渐成为进行思想渗透、实施攻心夺志的重要方式。

  借助情境浸染施加认知影响。心理学理论认为,受众身体及其与环境的交互关系在认知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媒介作为人体之外的人工感应系统,不断进化的媒介技术能够改变甚至重塑感知方式。智能媒介可以将不能同时出现在相同时空的复杂信息,进行叠加合并或仿真模拟,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信息的本来面貌,为公众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如此一来,传播效果越来越呈现出沉浸式趋势,智能传播使信息以更具立体感、时空感和震撼感的方式,直击目标受众的感官通道,并由此催生“感官触碰-心理触动-情感共鸣”的一系列链式反应,借以实现对其在生理层面的感知影响和操控。

  通过虚拟映射影响认知走向。智能设备的发展与普及,提高了人的“可量化度”与“可跟踪性”,这些设备有些存在于外部环境,但未来也会越来越多地与人的身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得益于此,可以将受众的行为、活动、身体状态等以多种维度映射在虚拟世界里。一旦人们可以通过“虚拟实体”真实体验认知的过程及其所在的环境,认知域与认知语境的关系,便不再割裂为虚拟和现实两种维度。在此过程中,作为受众,既被增强,即获得新的感知觉体验,实现认知活动的自由延展;同时也被约束,即被数字化映射的个体,更容易被他人洞察和操控。

  运用人机融合强化认知干预。当前,社交机器人可以通过捕捉用户情感动态、分析信息内容及结构的方式,形塑一个类人的交流对象,推动传播主体由“人”转向“人机共生”。基于用户身份和实时互动,社交机器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思考习惯和行为模式,在传播虚假信息、操纵公共舆论、进行社会动员、煽动公众情绪等方面效果显著。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交机器人的形象将会更加丰富、具有质感,甚至可以模仿人类的情绪。前段时间,基于生成式AI的ChatGPT,其生成的数据、信息等更容易被用户信任和接纳,对思维认知的影响更直接、更有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用户的意识,隐秘而持续地建构用户的认知框架。

  智能传播能够全维全时全域塑造用户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舆论引导、观念塑造和行为导控变得更方便快捷,日益成为“控脑武器”,并慢慢地发展出一整套认知操纵的实践手法。

  制造信息迷雾,攻击认知黑洞。智能传播环境下,深度伪造信息混淆了存在与虚无、现实与虚拟以及记忆与遗忘的界限,能够用以扭曲事实真相、左右舆论流向,进而达到影响认知走向、强化认知干预的目的。特别是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程序具备自动识别、智能应答甚至类脑思考的能力,并且不知疲惫、全时无休,能够以大规模、多渠道、高速度、强频率的方式对公众进行信息轰炸,形成高强度思维认知压迫。一旦虚假意见或者伪造事件形成舆论环境,将极大地压缩个体的反应时间,受众不仅难以进行深度思考,还容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之下,产生从不相信到相信、从不接受到接受、从不认同到认同的质变,进而营造出虚假的集体认同,将目标对象引入预设的议题陷阱。

  实施靶向攻心,构建认知茧房。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公众对事物的认知受到无处不在的各类推送信息的潜在影响。外军认为,通过掌握目标对象的上网痕迹、购物记录、社交状态等情况,能够迅速采集不同维度、不同层级、不同模态的认知数据,为高效掌握其价值观念、舆论立场等提供支撑。在精准绘制认知图景的基础上,能发现目标对象认知体系的疑点、弱点和需求点,可以按其思维偏好设定内容主题、叙事方式和话语框架。继而或选定具有相似理解语境、相同情感特质的群体,或选定易受影响、具有较大影响价值的特定个体,通过有选择性地推荐和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过滤,差异化、分众化投送有关信息。借助内容定向投送和渠道精准攻击,能够对目标对象进行靶向攻心和持续影响,有效固化其信息接受范围,不断削弱其独立思考能力,致使其陷入认知茧房和思维定式,甚至强制地改变其决策意图和行动部署。

  渗透心理裂隙,击溃情感堤防。不同于以往的传播手段,智能传播可以构建身临其境式的虚拟环境,在使用户感觉空间和感觉维度得以拓展的同时,也天然附带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感性认知偏向,磨损着用户的理性认知水平与价值判断能力。受众在感知事件真相时将更加受制于感性的影响,要想撬动认知就特别需要倚重感性争取。或是用绚烂的景观吸引人,或是以娱乐的场景诱惑人,或是靠恐怖的场景震慑人,借助可触可感可交互的智能传播营造出极具欺骗性、迷惑性、煽动性的信息场景,强烈刺激用户的心理感受,使其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一旦陷入情感浸润和场景浸染中,就可通过共通情感、共同价值来进行情绪煽动或加以道德裹挟,摧毁其情感依赖,破坏其价值支撑,进而震撼、占据甚至极化目标对象心智。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界面区成像光谱仪(IRIS)以及其他望远镜的数据,详细研究了太阳黑子中色球层本影波的精细结构,并在揭示其驱动源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此项研究表明,色球层本影波很可能是由声学波驱动的。

  《经济参考报》6月11日刊发文章《一个计量单位里的创新力|1毫米精准控制造就机器人巧“手”》。现在,机器人的蛇形3D内窥镜和手术操作臂能够自单孔进入人体,在患者体内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运动,兼顾高负载力和精细操控能力。

  在自主自立这一原动力的驱使下,李德仁还带领团队研制了我国天-空-地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统,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地理信息技术体系。那时,李德仁团队自主研发的“珞珈二号”卫星获取了河北受灾地区上空的雷达图像,并观测到一处堤防决口。

  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支线大型客机,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和山东东营机场起飞,圆满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演示飞行任务,展现了加注SAF后两型国产商用飞机的良好飞行性能。此次两型国产商用飞机演示飞行所使用的SAF,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生产技术。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装机验证工作后,该公司于今年2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批准。

  “我们正在实施‘科技突围’工程,要把着力点放在有资源有特色有优势的稀土、乳业、新能源等领域,在点上争取实现‘起跑就领先’,以点带面把科技搞上去、把产业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