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19日电(吴咏玲)和田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南路的纽带重镇, 除了久负盛名的和田玉以外,还有两张留存千年的非遗手刺——艾德莱斯绸和桑皮纸。
艾德莱斯意为“扎染”,是指选用陈旧的扎经染色法工艺,先染后织,制造工序详尽繁琐,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
艾德莱斯绸按色彩可分为黑、红、黄和多色彩艾德莱斯。图画源于日子,富于改变,把戏繁复,在尺幅之中融入民族特色。布料柔软潇洒,色彩比照激烈,身着艾德莱斯衣裙的姑娘,成为酷热夏日里一道清新的风景线。
此次咱们跟从“新疆是个好当地”新华网+19个援疆省市全媒体采访团的脚步来到和田市吉亚乡的艾德莱斯绸手艺作坊,一探古法扎染的终究。
艾德莱斯绸厂是现在和田地区出产艾德莱斯绸规划较大的私营民族手艺艺企业,向游客展现和田艾德莱斯绸纺织的传统工艺流程,包含陈旧的缫丝、纺线、印染到纺织的全过程。
从煮茧开端,织户将锅煮的蚕茧抽丝,通过手摇转绸将每十五根丝并作一股,然后通过图画规划、分捆扎染,最终上机织绸,制造成制品。这一染一扎是艾德莱斯工艺的关键所在。
“给艾德莱斯绸上色需求先在留白处扎结,然后依据图画色彩布局分层染色,这种染色方法相较于机染更能凸显色彩的层次感,含糊色块边际,到达晕染的作用。”销售员布威佐日罕·麦提如则向记者介绍。
在展销区,游客可自在选购心仪的艾德莱斯产品,这儿展出各类由艾德莱斯绸制成的衣饰、鞋帽以及绸缎,琳琅满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传承、维护、扶持准则,安排开办免费学习班,教授艾德莱斯绸编织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促进当地工作。现在,在和田市吉亚乡有近2000户艾德莱斯绸出产专业户,2000多台艾德莱斯绸织机,年产值达50万匹以上,创收过亿,丝绸纺织户年均收入为2万-3.5万元。
现在的艾德莱斯绸,已进入国际商场,远销中亚、南亚、中东以及欧美,深受中外客商喜爱的一起也变身为时髦界的新宠,将尺幅间的民族风情与时髦潮流相交融,成为T台上的新元素,饯别着“民族的才是国际的”这句告诫。
“艾德莱斯绸不愁没有商场,但缺少足够的营销途径,咱们正尝试用直播的方法让更多人了解艾德莱斯绸的魅力。”布威佐日罕说道。
相较于声名远扬的艾德莱斯绸,相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的桑皮纸更像是一颗丝路遗珍,等待着人们拂去年月蒙尘,重焕活力。桑皮纸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从前一度是造纸业的主角。古时桑皮纸大多数都用在高级包装、制伞、糊篓、做炮引和书画用纸。因较长的制造周期和繁琐的制造工序,桑皮纸产值稀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纸中贵族,现在多用于高级书画。
从和田市吉亚乡动身,驱车40分钟,就到了被称为“桑皮纸之乡”的墨玉县普恰克其乡。这条长约2公里的大街藏有52位桑皮纸工艺传承匠人,也是整个新疆最终一处手艺制造桑皮纸的当地。在这儿游客不光能够买到桑皮纸张、桑皮纸笔记本,还能进入桑皮纸非物质文明遗产传承人的家里,体会桑皮纸制造。桑皮纸以桑树内芯为质料,需经浸泡、蒸煮、捶打、发酵、入模、暴晒等多项工序制成,整个制造周期在20天以上。阳光下的桑皮纸薄如蝉翼,被晒得透亮,显出一种琥珀色的斑驳。而这样的纸张耐性极佳,吸水性强,且不易褪色。
“这一张桑皮纸的价格就要上千元,真可谓是一‘纸’千金哪。” 墨玉县文旅局旅行负责人告知咱们。
近几年,很多国内外书画家开端用桑皮纸创造,部分地区也开端连续举行桑皮纸书画作品展,使得千年纸张重回群众视界。2018年5月,新疆桑皮纸被归入全国第一批383项国家传统工艺复兴项目,在传承与发展中持续探寻新出路。